9月下旬以来我省遭遇了罕见的持续连阴雨天气,稻茬麦区田间土壤湿度过饱和,多数田块积水严重,水稻收割受阻,全省稻茬麦播种面积不足常年同期的10%,预期晚播小麦面积比重较大。如何加快水稻收获和小麦播种进度,10月27日安徽省小麦产业技术体系、安徽省农机装备应用技术体系组织相关学科的专家在庐江县郭河镇召开了“连阴雨天气条件下稻茬小麦播种技术研讨会”,提出了如下技术对策,供参考。
一、开沟排水
据气象部门预报,11月上旬我省将有一段晴好天气,稻茬麦区要抢抓雨歇间隙,尽早开沟,排出田间积水,降低土壤湿度,以便水稻收获,小麦播种。按照“宁迟勿烂”的原则,避免烂耕烂种,特别是有明水时一定要排干,否则麦种浸泡在水中易腐烂,影响出苗。
二、采用履带式水稻联合收割机抢收护地
采用履带式收割机收获水稻,秸秆粉碎匀铺还田或离田,尽量避免出现坑坑洼洼和积水,便于尽早播种小麦。
三、选用适于晚播的高产抗逆品种,以种补晚
选用高产、抗(耐)赤霉病、抗穗发芽、适宜晚播的春性或半冬偏春性品种,有效弥补晚播小麦前期因积温少、生长发育慢、分蘖期缩短和成穗少的缺陷,发挥穗大粒多的优势。
四、因地制宜,采用轻简播种技术
(一)水稻未收获地块
可根据农机、天气等情况,选用以下一种播种方式。
方式一:收播一体
—使用全喂入式履带收割机,收割机前部加装小麦播种装置,后部换装秸秆切碎抛撒还田机,一次性完成水稻收割(留茬高度10-20 cm)、小麦摆播、稻草覆盖等工序;
—待墒情适宜时,及早使用圆盘开沟机开沟覆土(沟距2-2.5 m)。
方式二:留高茬,少免耕
—使用全喂入式履带收割机,后部换装秸秆切碎抛撒还田机水稻收割水稻(留茬高度35 cm左右);
—使用全还田防缠绕免耕施肥播种机,一次性完成直刀旋耕、秸秆覆盖、施肥、摆种、覆土、镇压等工序。
或使用电动播种施肥筒人工撒种。
—待墒情适宜时,及早使用圆盘开沟机开沟覆土(沟距2-2.5 m)。
方式三:秸秆离田,少免耕
—使用半喂入收割机收割水稻(留茬高度10-15cm),排出整草;
—秸秆人工离田;
—使用小麦带状摆播机(配套手扶拖拉机)一次性完成浅旋、摆种、覆土、镇压等工序。
或使用麦稻条播机一次性完成施肥、浅旋、摆种、覆土、镇压等工序。
或使用电动播种施肥筒撒种或人工撒播。
—待墒情适宜时,及早使用圆盘开沟机开沟覆土(沟距2-2.5 m)。
方式四:稻套麦
—在水稻收割前1-7天,可采用电动播种施肥筒或人工均匀撒种,套播小麦。
—水稻收割时留茬高度25-35 cm左右,秸秆切碎,均匀抛撒。对稻草堆积的地方,及时将稻草均匀分散,以免影响出苗。
—待墒情适宜时,及早使用圆盘开沟机开沟覆土(沟距2-2.5 m)。
(二)水稻已收获田块
—使用全还田防缠绕免耕施肥播种机,一次性完成直刀旋耕、秸秆覆盖、施肥、摆种、覆土、镇压等工序。
或使用电动播种施肥筒撒种,人工撒播。
—待墒情适宜时,及早使用圆盘开沟机开沟覆土(沟距2-2.5 m)。
五、适当加大播量,以密补晚
晚播小麦由于冬前积温不足,致使分蘖少,分蘖时间短。因此,可适当加大播种量,基本苗沿淮不宜超过35万/亩,淮河以南不宜超过25万/亩。
六、加强田管
—补施肥料。对于未施基肥或基肥用量不足的田块,要尽早补施苗肥或分蘖肥,确保基苗肥纯氮8-10公斤/亩。
—三沟配套。墒情适宜时及时机械开沟,确保畦沟、腰沟及边沟三沟配套,排水通畅。
—冬前镇压。对稻草还田量较大的田块,墒情适宜时利用机械做好冬前田间适度镇压,确保根土密接,提高保墒防冻能力。
—及时化除。冬前日平均气温在8℃以上的晴天中午及时化学除草。
安徽省小麦产业技术体系
安徽省农机装备应用技术体系
2016年10月28